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!

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的宗旨是什么?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简介

时间:2021-09-15 22:52:15编辑:佚名

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

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,提高全民素质教育,普及群众性武术健康发展,实施以文为主,以武促文,培养文武双全,德艺双修的新世纪人才战略,推进我市体育教育,武术事业发展,经市民政局,体育局批准成立《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》。

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的宗旨: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按照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,加强武德法制教育,保证武术事业健康发展,将武德教育贯彻在学武,比武,文武并举,培养德.智.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高等专业人才。

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的策略与方针: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,努力做到高起点,高质量,高标准,培养文武双全技能型应用人才。坚持一流管理,一流质量,培养一专多能的实用人才以自尊,自信,自立,自强为校风,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创业精神,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人才。

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华武术的母体,是其它各类武术的衍生地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民族风格,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一脉相传。由于每个历史阶段的特点不同,人们对武术的要求和作用也不尽相同,随着时代的发展,历史的变迁,武术也就成为了一项体育运动,成为了人们健身的手段之一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我国的传统武术受诸多因素困扰,发展缓慢,流失快于发展,特别是一些有名的老拳师,武术老前辈相继离世,许多的拳种,青黄不接,后继无人,现已到了失传的地步。中国的传统武术已进入高龄时期,我们真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担忧,一但失传式消失,这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,也是这们这代武术人不愿意看到的悲剧。

<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>是市民政局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群众性地方组织,由广大形意拳爱好者自愿结合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,该社团有形意拳名家李文军先生任会长。集结了形意拳,等各派的名家。会员已达千人。该会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成立。并在衡水市区及几个县,先后建立了形意拳辅导站。

[page]{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}的成立,将进一步弘扬民族瑰宝,传播发展形意拳武术文化,为广大形意拳爱好者共同交流思想、切磋技艺、提高水平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,也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形意拳在全市的普及和推广,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。

形意拳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发源创始于衡水市深州窦王庄村李老能(1788-1867)。字能然。号飞羽,人称“老能先生”“神拳李老能”。

形意拳创立之后,李老能广开艺门,收授门徒,培养出了一大批名震武坛的形意拳名手。仅几十年的时间,形意拳便从衡水市深州传遍河北、山西,走向全国,名震中外,成为世人瞩目的优秀拳种。至今李老能所传的形意拳虽仅百十年的传播,门人弟子现已见第九代传人,且在不断发展壮大。李老能在拳学博大精深,在传技授艺中,对弟子因材施教。所授练法、拳势也不尽相同,所以李老能的弟子门人各有所长,于是便出现了一些风格特点各异的不同流派。在山西形成了车毅斋所传的车派,宋世荣所传的宋派,以及刘奇兰弟子王福元所传的刘派。在河北李老能的传人很多,深州有老能之子李太和,弟子刘奇兰、郭云深。这些人都深得老能技艺精髓各有所长,都形成了自己的拳法特色,影响极广。祁州张树德,河间刘晓兰,新安李镜斋,也都是李老能的佼佼弟子,也各有自己独特的拳法特色。

刘奇兰的门人李存义(深县小南营村人)张占魁(河间县人)把形意拳带到了京津,在中华武士会、河北国术馆等处培养了大批形意拳高手名师。其传人郝思光又把形意拳传到了日本。李存义弟子、郭云深直接再传人尚云祥则又创立了别具特色的尚派形意拳,声名显赫,影响颇大,盛誉海内外。郭云深直接再传人孙录堂(郭的门人李魁元的弟子),则把拳推广到了江南,并开创了形意、八卦、太极为一体的孙氏拳派。

形意拳是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和医学、导引术及技击术的完美结合,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。此拳按天地万物化生之理而编,内通脏腑经络、奇经八脉。以三体势为基本桩步,以五行拳为基本训练,以十二形拳为应用,有进退连环、安身炮、杂式捶等套路,还有内功、散手等功法、技法,理论、技法完备,有鲜明的个性特征。器械有刀、枪、剑、棍等。融健身、技法、养生为一体,独具特色。动作刚柔相兼,明快有力;严密紧凑,整体发力,快速严谨,全身贯串,劲力协调;简捷实用。

形意拳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,经历代传人不断钻研、实践、总结、提高,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。其拳理渊源颇深。

[page]讲究以意领气,以气导力,形意一体。通过对形与意的相互调节,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用兼修的功效。其科学原理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。它以冶炼操守强健体魄,造福人类的宗旨,不仅有强身健体,修身养性,祛病延年之功效,而且具有富有实战的技击效果。

海纳百川法成自然

——记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会长著名武术家形意拳名师李文军先生

印象中的李文军先生有典型北方汉子的直率和真诚,豪气又大度,同时又有文人雅士谦虚的本色,他是德、善、智、诚、孝、能的榜样人物,更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每当得到大家赞许时,他总摆一摆大手说道:“不行呀,还得练啊!这点儿雕虫小技还差得远呢!”,在他看来武术是艺无止境的。近几年来由于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几经努力,他早已是武艺高超的武林高手。

李文军祖籍河北枣强县。自幼习武,遍访各地名师,且酷爱并苦练形意拳。是尚派形意拳第三代传人。系国家一级武术裁判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。现为衡水市武术协会副主席,中国尚氏形意拳研究会副理事长、国际形意拳联合会副主席、河北省传统武术文化联合会副会长、衡水市桃城区第三界、第四届人大代表、衡水市第四届政协委员。

一代武痴:李文军先生幼嗜武技,练习了少林拳、械及传统跤术,后奔波夜路向邻村的武术队学习,到现在过了不惑之年仍然每天坚持拳不离手;从年青时啃着窝头喝着凉水,饿着肚子练武,到现在生活小康依然每天带领徒弟们细细操练体会;从幼时跟随京城名师毛宝禄老先生,到参加工作后从师孟志红先生、刘俊峰先生学习,并得到通背拳名家陈文革先生、吴氏太极拳大师李秉慈先生、梁式八卦掌名家张全亮先生的指点。到2004年他创建了衡水市散打搏击馆,再到2011创建衡水市传统武术院、发起成立衡水市形意拳研究会。其弟子过百,学生过万;从形意拳、通背拳、八卦掌、太极拳、械,到散打技击、养生文化,都沉浸着他对武术的感悟。从默默无闻的钻心练功,到各种头衔荣誉加身,都没有改变他对武术的追求。对武术的痴迷伴着生活的沧桑,苦亦有,甜亦有。武术是他生活的大部分,武术的精神也滋养着他,沉稳干练,侠肝义胆。

传播武术精神:李文军先生热心公益,多次组织发动本地武术竞技赛事活动。学生弟子遍布在社会各个岗位,他对弟子、对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不仅在技击上培养了一批武术中段位的好手和武术骨干中坚力量,弘扬了中华传统的武术,而且他还常常把自己对武术的感悟、对人生的感悟和学生们交流,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,把中华文明的武术精神内涵演绎的淋漓尽致。

[page]他的“技道并重、德艺双修”的精神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、工作、为人处事,乃至社会和谐都有着巨大影响。

李文军先生不仅每天自己感悟武术,教弟子学生学习武术,还深入进行武术理论的科学研究,撰写武术文章,并把自己的感悟和国内国外的武术爱好者们交流,先后接待过日本、英国、俄罗斯、香港、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武术爱好者。

硕果累累:李文军先生多次参加国际、国家及省武术比赛,共获金牌12枚;银牌16枚,并多次担任国际及省、市武术比赛的裁判员、裁判长、总裁判长等职。他不但技艺精湛,全面系统地掌握了形意拳械、劲路、技法之奥秘,注重实战应用,养练结合,且理论造诣颇深,其武术文章多次在国内书刊以及理论研讨会上发表。(其论文十几篇发表在《中华武术》杂志)

自2004年以来,李文军先生带领着弟子学生征战赛场,成绩斐然,名扬南北。40多名优秀的弟子学生在高考中被国内名牌大学单招、加分、特招录取。其事迹被收录入《中国武术家辞典》《华夏人物传记》《世界武术人物史系列丛书·世界著名武术家大型画册(第三卷)》等。

精彩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