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中国历史网!

一个替清朝打仗的老外,为何拒领皇上赏的万两白银?

时间:2021-10-23 22:01:08编辑:佚名

在天平天国运动中,1860年6月,太平军攻克富庶的苏州,此后一直固守,使之成为自己的粮草基地和转战中枢。

到了1863年初,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协同英军少校戈登(同时也是清廷任命的总兵,二品武官)率领的常胜军在江苏南部不断取胜,先后从太平军手中夺取昆山、江阴、无锡等城池,之后兵锋直指苏州。

驻守苏州的太平军是慕王谭绍光,其下将领有纳王郜云官、康王汪安均、宁王周文佳、比王伍贵文,以及张大洲、汪花班、汪有为、范启发“四天将”(“四王”“四天将”统称“八王”)。但是他们之间出现不和,谭绍光主张死守苏州,而“八王”面对淮军的大举进攻,深感大势已去,战斗意志消沉,有意输诚投降。

一个替清朝打仗的老外,为何拒领皇上赏的万两白银?

英国上校查理·乔治·戈登,1860-1864年在中国。

11月中旬,戈登通过一度叛逃苏州太平军的常胜军洋兵了解到这一情报,遂请淮军副将郑国魁商之于李鸿章,希望准许招降。李同意。

11月28日,淮军将领程学启(原为太平天国将领,1861年降清,与郜云官相识)告诉戈登,纳王郜云官已瞒着慕王谭绍光暗中派人联络投降事宜。纳王还提出,要求戈登出面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。在戈登看来,只要能尽早结束这场战事,他乐意做这个保人。戈登亲自求见李鸿章,要求对归降诸将务必宽大处理,李毫不迟疑地允诺。

此后一星期的时间里,郜云官、程学启、戈登三方进行了三次谈判。到了12月3日,慕王察觉到纳王的洽降活动,纳王等人的密谋加速。

4日早晨,程学启与纳王商定,趁慕王在城墙上指挥时推慕王于城下,交给清军做俘虏。但李鸿章表示,只要慕王死尸,程学启和八王决定改生擒为刺杀。

当天11点,慕王在王府设宴招待“八王”。酒足饭饱之后,慕王开始讲话,他企图说服部众共同保卫苏州,并责备动摇军心者。慕王说,只有一开始就加入太平军、来自两广的老兄弟才真正忠诚,而在座的其他人都来自湖南湖北,这时气氛骤然紧张起来。其中一人站起来公然挑衅慕王,接着就是一场打斗。混乱之中,“八王”开始执行商定好的计划,首先是康王汪安均趁机举刀行刺慕王,继而天将汪有为割其首级。

当晚,郜云官禀求清军调兵入城。郑国魁带队入城围剿慕王余部,其手下千余人被杀。程学启决定5日晨正式进城受降。

5日8时,郜云官向程学启献出谭绍光首级。程学启亲督各队在城内安抚降众,并继续搜剿慕王余党。当天下午,戈登进城确认“八王”安全,“八王”表示对投降事宜“深为满意”。程学启告诉戈登,李鸿章正上奏朝廷,将宽恕降将及其部下。

一个替清朝打仗的老外,为何拒领皇上赏的万两白银?

有关太平军的绘画。

至此,没有激烈的战斗,没有大规模的死伤,淮军牢牢控制住了已失去三年多的苏州,太平守军献城投降一事似乎尘埃落定。

6日上午,“八王”骑马赴李鸿章大营,12时,李鸿章在苏州娄门外设宴款待。就在这次宴会上,事情出现了重大逆转。纳王等八人刚在席前坐定:

“有军官自外入,投谍李公,李公就谍出。酒行,旋有武弁八人,各手一冠,皆红顶花翎,膝席前,请大人升冠。降酋不知是计也,竟扬扬得甚,起立,自解其额上黄巾,手冠者俟其侧,从官尽起,目注之。转瞬间,八降酋之头血淋漓,皆在武弁之手”。

原来这是李鸿章安排下的“鸿门宴”,“八王”瞬间尸首异处,莫名其妙地做了刀下鬼。随后,程学启带队进入苏州城,疯狂绞杀已放下武器、领到“号布”的太平军,“大兵汹涌而入,无门不破,无处不搜,无人不魄飞天外”。史料记载,太平军余部至少有3万人被杀戮。

“八王”被杀近18个小时之后,戈登才得知真相。他顿时火冒三丈,李鸿章杀降使他这个保人失信。戈登曾向他们保证将会平安无事,他们出卖主帅,献城给淮军,事成后竟遭残酷杀害。在戈登眼中,这是可耻至极的野蛮举动。

7日7时,戈登搭上火轮船驶抵淮军大营,欲逮捕李鸿章,但李已城入苏州城。随后,戈登召集常胜军士兵,宣告苏州杀降事件,声称除非清廷对这种行为给以处分,否则不会再为清廷服务。14日,同治皇帝赏给戈登头等功牌一枚、白银一万两,戈登愤而拒收。

一个替清朝打仗的老外,为何拒领皇上赏的万两白银?

港剧《太平天国》中的李鸿章。

不久,李鸿章杀降一事传遍在华西方人,并通过他们传到他们的祖国。洋人纷纷认为戈登替李鸿章蒙骗“八王”,这使戈登声名扫地。英国驻华陆军司令伯朗命令戈登,“中止给帝国(清朝)事业的一切积极援助”。英国公使布鲁斯通知清政府,“除非得到他的命令”,戈登不得同李鸿章有任何往来。

12月16日,上海十国领事官员发表联合声明,谴责李鸿章“令人发指、极端背信弃义的作为,很可能促使西方诸国收回对清廷的支持,收回勇武军官对清廷一直以来的援助。”杀降事件引起清廷外交上的极大被动。

李鸿章为什么一定要杀掉“四王”“四天将”?须知,1863年1月,清廷即明发谕旨,禁止得胜后乱杀:“果能于城池未下之先诚心归顺者,无论其从贼之久暂,均一律准其投诚。将军械、马匹呈缴后,该大臣等酌留所部,令其随同剿贼。倘有不愿随营,即饬地方官递送回籍,或妥为安插,毋令失所。”

再从此前李鸿章带兵打仗的经历来看,并无滥杀降将记录,他麾下的将领程学启、吴建瀛、骆国忠皆是由太平军反正而来。

据李鸿章12月13日上奏朝廷的《骈诛八降酋片》,他解释诛杀“八王”的原因:

“官军入城查探,降众实有二十余万,其精壮者不下十万。郜云官等歃血立盟,誓同生死。献城后,遂占住阊、胥、盘、齐四门,于街巷各口堆石置卡,隐然树敌。又添招苏城附近贼党陆续进城。坚求准立二十营,并乞奏保总兵、副将官职,指明何省何任。……传令该酋等八人来营谒见,讵郜云官并未剃发。维时李秀成尚在望亭,距苏甚近,郜云官等皆系忠逆党羽,诚恐复生他变,不如立断当机。登时将该伪王、天将等骈诛”。

李鸿章的理由有三点:一是郜云官等八人献城后仍在调动部队,恐是诈降;二、“八王”要价太高,“准立二十营,并乞奏保总兵、副将官职”等条件难以满足;三、郜云官并未剃发,不是真心归顺。

真相是不是就是李鸿章叙述的这样?也很难说。根据历史学者新发现的史料,至少还有两种关于李鸿章杀降原因的解释。

一,贪降将资财。比如著名历史学家简又文认为,李鸿章背信杀降主要缘于贪图降将的资财, 《湘军志》记载“复苏州时,主将所斥卖废器至二十万斤。他率以万万数”。严修在《论戈登和李鸿章在杀降问题上的斗争》一文中认为:“李鸿章曾向太平军的八个降将勒索过金钱,但八降将不愿意拿出来,于是李鸿章就决定杀死降将,掠夺他们的全部钱财”。

二,报复戈登。历史学者王洪运认为,李鸿章因与戈登在一系列有关常胜军的问题上有着严重的矛盾冲突,例如军饷,为消除戈登借诱降成功来要挟自己,李鸿章断然决定杀降。杀降也可使作为保人的戈登失信,留下不好的名声。

最后多说一句,因此次杀降事件,戈登与李鸿章断绝关系。1864年2月,在海关总税务司赫德的调停下达成妥协,戈登在春节过后继续带队参战,李鸿章发布告示表明戈登与杀降事无关。同年7月,太平天国在清朝和外国势力的联合攻击下灰飞烟灭。

参考资料:史蒂芬·普拉特《太平天国之秋》、费志杰《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还原》、王洪运《苏州杀降事件与戈登李鸿章的矛盾冲突》

“小历史”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、被遮蔽的细节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“小历史”(microhistory)。

精彩图文